Tania Wiebe 和 Petra Gent 是兩位不同國籍的設計師,他們在藝術大學就讀時相識並一拍即合。 2004年,他在哥潘哈根創立了「All the Way to Paris」設計工作室。目前從事平面設計、展覽和產品設計,2016年也與Teruhiro Yanagihara一起參與了「1616/arita Japan」計畫。他們簡約、現代而溫暖的風格展現了兩位藝術家的人性,他們重視與客戶的對話高於一切。
佩特拉·根特的故事(一路到巴黎)
「一路到巴黎」哥本哈根辦事處的書架。
我們是在丹麥皇家美術學院就讀視覺傳達和平面設計專業時認識的。一見面,我們就覺得我們有共同的願景和能量。 Tania是那種做事很快,注重細節的人,而我(Petra)是那種一邊做事一邊檢查全局的人,但我想如果我們兩個一起努力的話,我們可以產生協同效應。
平面設計也是《All the Way to Paris》的工作領域之一。
當我們在學校時,我們都收到了設計和插圖的請求,所以畢業後我們把它變成了一項業務。然而,由於我沒有在設計室工作的經驗,我不得不在工作中不斷嘗試、犯錯並學習。現在,我們相信當年的經驗已經成為我們的寶貴財富。目前,該機構擁有六名不同國籍的設計師。
《一路到巴黎》的獨特創意也體現在圖版的畫作上。
我做過的最難忘的工作之一是在哥本哈根舉行的為期 3 天的設計中,以柳原照宏為創意總監的有田瓷器品牌“1616/arita Japan”,以及這是與丹麥家具製造商合作的“桌子項目」。這次來到了陶器歷史悠久的有田,並畫了柳原先生的TY系列《1616/有田日本》的盤子。有田是一個被雲霧繚繞的山脈環繞的神奇地方。我不禁感到敬畏,但我記得我們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工作,沒有氣餒。
佩特拉·根特在她位於有田的工作室裡作畫。
我一直對柳原先生著迷,不僅是他的作品,還有他所創造的世界觀。我第一次去他在京都的工作室和畫廊。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就騎腳踏車來回。我最終到達的工作室簡潔而精緻,是一個歷史與當代、工藝與自然元素共存的美麗地方。柳原先生目前在大阪的工作室是一個讓人失去時間觀念的地方。看似過去與現在交織在一起的作品排列在一起,外面卻是摩天大樓鱗次櫛比的大阪的喧囂。多麼激動人心!
「1616/arita Japan」的圖像照片之一。所有照片皆來自《一路走來…》
柳原先生說:“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信任和關係是工作的關鍵點”,我們也有完全相同的想法。我能否做好工作取決於我與客戶的對話和關係,以及我能否捕捉到他們感受到的能量。我們選擇「一路到巴黎」這個名字是因為我們希望我們的客戶感受到與我們的連結。我想和他們一起旅行,盡我所能(一路),給他們最好的結果。
能夠與同事進行刺激且有趣的對話非常重要。再次強調,對話非常重要。即使我們一開始沒有相同的願景,但當我們透過討論找到新的道路時,我們會覺得我們已經盡力了。 2020 年,我們將繼續與 Yanagihara 先生合作,幫助 1616/arita Japan 創建一個新的陳列室。我負責瓷磚,我的靈感來自於長崎縣佐世保市一座教堂的瓷磚。我也非常期待與 HAMACHO Hotel 的房間 TOKYO CRAFT ROOM 合作。
個人資訊
一路到巴黎
設計工作室
由 1975 年出生於丹麥的 Tania Vibe 和 1972 年出生於瑞典的 Petra Gent 經營的設計工作室。兩人均畢業於丹麥皇家美術學院。他從學生時代起就參與了各種項目,並於 2 年在哥本哈根成立了工作室。最初,他的主要工作是平面設計,但現在他也負責展覽和產品設計。 2004年,與柳原輝宏一起參與「2016/arita Japan」計畫。
https://allthewaytoparis.com
Lounge
Premium Salon
柳原輝宏所連結的溫暖人脈圈
Premium 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