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座索尼公園銀座索尼公園

Lounge

Premium Salon

林伸行的觀點

2025.2.12

銀座索尼公園誕生。只有索尼才能創造的銀座“空白空間”

愛馬仕和東急廣場很美麗玻璃銀座第二著名的建築在路口索尼有一個混凝土垂直公園誕生了。其目的是在城市中創造一個可供路人聚集的空間。外牆上掛著的「我回來了」的標語是對隔壁的愛馬仕銀座店祝賀索尼復興的消息的回應。(圖片由索尼提供)

銀座黃金地段出現一座垂直“公園”

 

 

位於銀座五丁目3-1,數寄屋橋十字路口對面。這裡曾經是索尼大廈的所在地,展示廳可以說是索尼的門面,由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建造。然而,它於 2017 年 3 月關閉。大約五年零十個月後,即5年10月2025日,它正式開放,是一座神秘的裸露混凝土建築,高1多米,不到周圍建築物高度的一半,而這些建築物都受到被稱為“銀座規則”的26米高度限制。

 

 

該建築的名稱是“銀座索尼公園”。根據負責該專案的索尼企業公司總裁兼首席品牌長野大輔介紹,該專案的目標是創建一個讓遊客感覺是「他們自己的花園」的「銀座花園」。 那麼為什麼索尼需要在銀座建造花園呢?


索尼大樓歷史悠久。 1966年,正值經濟高速成長期,盛田昭夫做出了當時令人驚訝的決定。該建築建於銀座的黃金地段,約10坪(約XNUMX平方公尺)的空間對外開放。這裡盛開著鬱金香,也舉辦相撲比賽和其他季節性活動。在那個時候,企業開展「為城市做貢獻的公益活動」還是比較少見的。森田將此處稱為「銀座花園」。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索尼大廈面臨挑戰。索尼曾經是一家純粹的電子公司。作為展示電視和音響設備的陳列室,索尼大樓是當時索尼的完美體現。然而,索尼最終實現了業務多元化。它還將涵蓋音樂、電影、遊戲和金融。索尼大廈的設施使得這些新業務的推出變得十分困難。因此,在業績低迷時期,索尼大樓有時被稱為「索尼無力改變」的象徵。





索尼企業株式會社總裁兼首席品牌長野大輔介紹銀座索尼公園 索尼企業株式會社總裁兼首席品牌長野大輔介紹銀座索尼公園

索尼企業株式會社總裁兼首席品牌長野大輔介紹銀座索尼公園


銀座5-3-1經歷了兩次重大改造。 銀座5-3-1經歷了兩次重大改造。

銀座5-3-1經歷了兩次重大改造。首先是標誌性的索尼大廈,然後是實驗性的公共空間“銀座索尼公園”,最終將於2年2025月,銀座索尼公園正式成型。 (圖片由索尼提供)



公園作為平台


1.2地板 1.2地板

銀座索尼公園的一樓和二樓被設想為一條宏偉的混凝土走廊。這個兩層樓的柱廊空間創造了兩個重要的城市元素之間的對話。一邊是標誌性的數寄屋橋路口,另一邊是東京地鐵銀座站B1出口(通往愛馬仕銀座)。這個空間的優點在於它可以以多種方式使用,這一點在建築正式開放之前就已得到證明,當時它被用作愛馬仕時裝秀後的華麗接待場所。





於是索尼株式會社的長野萌生了一個想法,將盛田昭夫留下的「銀座花園」的概念擴展為一個更大的「公園」。舊索尼大廈於2017年關閉後,該建築被清理,並作為純粹的“公園”運營了約三年。

 

 

透過這次實驗,長野獲得了重要的啟示。他發現“公園的本質不在於綠化或長椅,而在於‘空間’。”公園是一個沒有固定用途的空間。有些人去散步,有些人去小睡。有些人在演奏樂器,而有些人正在吃午餐。正是這種「白色空間」才是公園的本質魅力。



長野也深受建築師槙文彥的一句話的啟發:「公共空間是私人空間的集合」。長野透過實驗,理解了這些看似矛盾的話語的意義。對於每天在同一個地方喝咖啡的人來說,它變成了一個像家一樣的私人空間。看到小學生放學後放下書包去做作業,這表示這個地方是如何被用作家的延伸的。雖然從上往下看是公共空間,但對每個人來說,它都是一個私人的空間,這是現代公共空間的狀態。


銀座索尼公園旨在成為這樣的公共空間,為了避免每層樓都有固定的角色,它不允許租戶或其他企業進入該空間。然而,為了保持其作為城市空間的作用,我們將注意將佔用率保持在最高 60%,以免所有樓層都擠滿活動,並確保剩餘的 40% 可以作為空置公園使用。





垂直「公園」的建築挑戰


活動樓層 活動樓層

兩層活動樓層的天花板高度不同,因此使用起來非常靈活。如果將門和百葉窗關閉,它可以作為一個完全私人的空間來舉辦付費活動,而如果將樓梯和電梯打開,它就變成了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的開放活動空間。它可以滿足多種用途,從小型私人聚會到大型展覽。這裡還可接待 VIP 客人,地下三樓與銀座停車場直接相連。賓客可搭乘專用電梯直接從汽車抵達活動場地。在東京 2 年殘奧會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的顧問們也正在徹底審查無障礙設施。


銀座索尼公園樓層平面圖(索尼提供) 銀座索尼公園樓層平面圖(索尼提供)

銀座索尼公園樓層平面圖(索尼提供)


銀座索尼公園外觀 銀座索尼公園外觀

銀座索尼公園的周邊被一種稱為網格框架的結構包圍,透過裝飾它,可以改變建築物的外觀。屋頂朝向數寄屋橋交叉口開放,在那裡可以欣賞植被。 (作者拍攝)

垂直走廊一直延伸到底層,從那裡抬頭望去,天空彷彿被框在畫中。 垂直走廊一直延伸到底層,從那裡抬頭望去,天空彷彿被框在畫中。

垂直走廊一直延伸到底層,從那裡抬頭望去,天空彷彿被框在畫中。



城市公園哲學體現在新建築具體設計的每個細節。環繞建築的網格框架作為建築與城市的邊界,同時允許多種解讀和用途,如照明、橫幅和藝術展示。內緣也可用作長凳——創造「解釋空間」的另一種方式。

選擇混凝土作為建築材料也經過深思熟慮。公園或公共場所是透過土木工程建造的。說到土木工程,鋼筋混凝土就是關鍵。



這棟鋼筋混凝土建築在銀座並不多見,而且每一塊面板都是不同的顏色,顯得與眾不同,這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充分利用混凝土材質即便是同一種顏色也會自然產生明暗差異的特性,設計如同拼布般展現多樣性。而且,該設計甚至考慮到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變化。

 

從一樓延伸的螺旋樓梯被稱為“垂直長廊”,將自然光帶到三樓和四樓。這也是對老索尼大樓的致敬。三、四樓的無窗空間,讓參觀者可以透過這條垂直的長廊,感受到外面的光與雨。透過關閉面向樓梯的門,通道被限制在電梯內,使得空間足夠靈活,可以容納僅限受邀者參加的活動或付費活動。


公園式的美食體驗



「1/2(nibun no ichi)」位於銀座索尼公園的地下室。這並不是一家普通的店面,而是由索尼直營的美食體驗設施。在這個空間裡,曾經象徵索尼大廈的霓虹燈索尼標誌被精心保存和展示。這個標誌散發著柔和的光芒,靜靜地講述著這裡的歷史,作為連結過去和現在的珍貴遺產。

餐廳「3/1(Nibun no ichi)」位於地下三樓。這是一個由索尼直接打造,而非租戶打造的美食體驗空間。

 

顧名思義,餐廳旨在以「一半」的獨特概念重新定義用餐體驗。雖然在同一個盤子裡上兩道菜,每道菜的大小約為一份菜的四分之一,按照大多數餐館的標準來看可能並不起眼,但這背後卻有著深刻的意圖。



銀座兩旁有無數的餐廳。這裡有各種各樣的選擇,從歷史悠久的咖啡館到後街居酒屋、前衛的糖果店和高端的米其林餐廳。在銀座這樣的地點提供「小」菜的理由,是基於此地是「向城鎮開放的設施」這一理念。它不是一家讓你吃飽的餐廳,而是一家可以在閒暇時稍事休息或吃點小吃的地方。我們希望這將帶來新的發現和經驗。



每道菜都配有一個餐墊,上面有一個故事。光是馬鈴薯沙拉這道菜,就蘊含著深刻的故事,例如,根據使用的馬鈴薯的品種和調味料而產生的變化、每個國家的馬鈴薯沙拉文化以及明治時期西餐傳入日本的過程。您還可以享用從外面帶來的食物。這項決定也符合「公園」的概念。

銀座公園的首次活動


索尼公園展覽2025(圖片由索尼提供) 索尼公園展覽2025(圖片由索尼提供)

索尼公園展覽2025(圖片由索尼提供)

在 Vaundy 的展覽中,參觀者戴上耳機,探索「音樂層面」。 在 Vaundy 的展覽中,參觀者戴上耳機,探索「音樂層面」。

在 Vaundy 的展覽中,參觀者戴上耳機,探索「音樂層面」。在這個空間裡,Vaundy挑選的約200首歌曲像地質層一樣層層排列,人們可以成為音樂的發現者,享受他們的旅程。

在 YOASOBI 的展覽上,由參觀者心跳創建的數位角色在音樂錄影帶中跳舞。這是一種您可以與自己獨特的形像一起享受音樂的體驗。 在 YOASOBI 的展覽上,由參觀者心跳創建的數位角色在音樂錄影帶中跳舞。這是一種您可以與自己獨特的形像一起享受音樂的體驗。

在 YOASOBI 的展覽上,由參觀者心跳創建的數位角色在音樂錄影帶中跳舞。這是一種您可以與自己獨特的形像一起享受音樂的體驗。

羊文學裝置 羊文學裝置

Hitsuji Bungaku 的裝置透過視訊影像和水面倒影的交織創造了一個奇幻的空間。觀看 15 分鐘的電影後,遊客將被引導到螢幕後面。索尼最新的觸覺技術讓您感覺彷彿走在雨後水坑裡。這種感覺是如此真實,讓你不禁低頭看著自己的腳。

銀座索尼公園最終於2025年1月26日開業,其首個「活動」被定為「索尼公園展2025」。這是2021年舊索尼公園拆除前夕開始的一個項目的延伸,也可以看作是經過各種實驗後得出的答案。透過「主題x科技x藝術家」的獨特組合,將索尼集團的六大業務領域融合在一起,重新詮釋為抽象的空間體驗。

「音樂」表達為「旅程」。藝術家 Vaundy 選取了大約 200 首歌曲,創造了一個名為「Musical Strata」的獨特空間。遊客拿起耳機,像挖掘地層一樣探索音樂。這是一種超越時代和流派界限的層層音樂體驗。

「半導體」解釋為「SF」。 YOASOBI 的節目將以 NHK 綜合電視台「YOASOBI 18 盛典」的主題曲「HEART BEAT」為中心,透過感應參觀者的心率來產生「心跳物體」。這首歌由 1000 名 18 歲年輕人共同創作,形成最新技術,創造出幾乎像是科幻作品中的體驗。


「財經」用「詩」來表達。在羊文學的節目中,一個大水盆被放置在空間的中央,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歌詞被投射其中。隨著《More Than Words》和《Hikaru Toki》等歌曲的播放,文字的圖像時而出現時而消失,伴隨著專門錄製的Shiotsuka Moeka的聲音,帶領遊客進入一個詩意的世界。


有趣的是,儘管這些展品採用了索尼的最新技術,但牆上卻沒有張貼詳細的技術解說。長野認為,“就像當代藝術一樣,如果有人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直接詢問工作人員。”如果呈現了所有的訊息,訪客最終只會閱讀說明。然而,數據表明,透過有意限制提供的資訊量,遊客和工作人員之間會產生自然的對話,從而帶來新的發現和靈感。



旨在透過平衡活動和空間,打造一個深受人們喜愛的公園

 

 

就這樣,銀座索尼公園在建築的「白色空間」和在那裡發生的「活動」之間建立了精妙的平衡。這是一個經過精心計算的空間,但又足夠寬敞,可以讓人們隨心所欲地使用它。它名副其實地是現代的「銀座花園」和新城市文化的試驗場。




事實上,這次實驗比預想的更為成功。與「年輕人不來銀座」的普遍看法相反,索尼公園在三年的平淡時期內接待了3萬名遊客。令人震驚的結果是,其中一半的年齡在 854 歲以下。長野說:“人們被內容吸引,而不是被城市吸引。”我們希望銀座索尼公園能夠成為那些尚未擁有索尼產品的人們的「我的第一台索尼」。





索尼曾用 Walkman 將音樂帶到戶外,用 PlayStation 顛覆了遊戲概念,並以 AIBO 建立了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新關係。如今,隨著銀座索尼公園的推出,他們正在進行城市空間的革命性實驗。這或許是索尼擺脫「無法改變」的局面,邁向未來的新一步。





花園 花園

這是半個世紀以來索尼第二次在這個位置建造建築。第一次是由索尼創辦人盛田昭夫負責,這次將由索尼企業的長野大輔負責。長野希望以現代的方式重新詮釋森田精神,並希望每個遊客都覺得銀座索尼公園就是自己的花園。









林伸之 林伸之

使用者資訊

林伸之

1990年,他開始以IT記者的身分為國內外媒體撰寫文章。他傳播最新趨勢,採訪IT產業的傳奇人物。 2000年代,他改變了「光靠科技不會讓人致富」的想法,開始進行與設計相關的訪談並擔任評委,以教育人們良好的設計。從2005年左右開始,他預見到人工智慧將為世界帶來的結構性變化,除了報導質疑人性的當代藝術和教育外,他還將興趣擴展到日本的地區和傳統文化。目前,他認為日本的傳統思想對未來社會充滿了寶貴的啟發,並致力於將其傳播給世界。除了擔任多家公司的顧問和外部董事外,他還是金澤藝術學院的榮譽客座教授。它被親切地稱為Nobi。

Premium Salon

捲動頂部